反正是无人可替代。 而于明玥而言,此刻沈煜在身边,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又有盼头了,不是指望他中状元又或是什么探花,出人头地后自己也跟着沾光什么的。 就是单纯地因为他还在,给了自己一种无法言喻的安全感。 沈煜听说明玥也是因为粮食的事情进城来的,便琢磨着天亮后想办法弄些粮食带回去,给做成干粮到时候去汝州的路上也好敷嘴。 反正如今这城里也不大安定,所以打算到时候去汝州不经雍城了。 只是没想到他一早和宋胡子去弄了二十来斤的小米,就得了消息,官府那里贴了告示,要各家各户重新报上名册户籍,然后要将土地分给他们。 一个人头最多能拿十亩,而且这一次女人也有资格分地。 宋胡子觉得是好事情,欢天喜地和沈煜招呼着:“咱们先不急回去,把名字登记了在说,恩公你家人口多,这一下就是大地主了。” 大部份的老百姓都觉得很高兴,这是天大的好事情啊!毕竟以往那田地都是乡绅地主们的,如今官府要分给他们,以后就不用再种别人的田地,直接就做了现成的地主。 可沈煜觉得没这么简单,“还是先回去吧,你看大家都这么高兴,只怕衙门那已经排满了人,等到咱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。” 宋胡子一听,也是这个理,今儿排队只怕到天黑都到不了自己,便琢磨着回去就睡觉,半夜后起来排队。 一面拿了粮食先回去,沈煜去给明玥抓药。 宋家夫妻已经把明玥现在的身体状况告知他了,路上受的苦难多了,她身体如今极不好,其实最好就是养个一年半载才远行最好。 所以沈煜甚至动了心思,实在不行就将老爹和杜子规接过来也行。 但这前提是,他能弄到更多的粮食。 不过当下也没顾着,就想抓了药再想办法。不想着抓药回去的路上,原本高高兴兴的老百姓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。 这才晓得,原来那地不是白拿的,地划分到老百姓头上,老百姓就要交税赋,而且这税赋比以往还要高出几倍来。 就算是普通的税赋,大家几乎都在城里,那些地却都是在城外各处的村镇里,这种地要翻山越岭走个几十里,谁疯了?雇人种吧?可是出了这雍城,十个村子十个空。 上哪里找人去? 他回到宋家,与还高高兴兴等着做地主的宋胡子说了后,便去瞧明玥,自也同明玥提起此事,“这才过了大灾,若是减免税赋,老百姓们自然高兴拿到地,可是如今不但不减免,还要翻倍,这多半是官府要替明年做打算。” 澜州死了那么多人,官府却为了面子政绩好看没往上报,不给朝廷添麻烦。可是如此一来,没了人口,地慌了就算了,税赋还没了,明年他们拿什么交差? “这是哪个脑壳长在脚指头上的人想出来的法子,只怕迟早要出事。”明玥实在想不通,想出这法子的人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? 沈煜却是已经打算赶紧出城,不然再继续待下去,只怕官府要强行挨家挨户敲门登记分地,到时候地没种上,反而莫名其妙背上了天价税赋。“一步错步步皆错,如果来吴州赈灾的官员被瞒住了,咱们澜州离上京远,这里的事情要闹到上京,只怕已经是明年下半年的事情了。” 这大半年里,老百姓还不知道要过什么水深火热的日子呢。 明玥一听,想着因为灾情,沈煜也没如期考试,现在也是白身,如何纠缠得过官府?加上又忧心孩子们,便催促沈煜早些离开。 于是乎,第二天趁着城里老百姓们因为土地的事情堵在衙门口,城门处的人都给调去维护秩序,夫妻俩就连忙出了城。 可惜宋家夫妻不愿意走,他们还是相信只要老百姓团结一致,官府一定会取消税赋的,而且听说还有几个读书人组织着,要去吴州找那赈灾的钦差大臣主持公道。 沈煜和明玥是半点不敢把希望放在这种缥缈的事情上,无奈只能先行离开。 至于那二十斤小米,与宋家夫妻对半分,但因他们人口多,宋家夫妻只留五斤。 如今沈煜胸前挂着米,腰上绑着药,明玥则在他背上,感受到他快捷的步伐和那额间的细汗,很是担忧,生怕他这样瘦弱的日子撑不住,“咱们已经出了城,如今路上没什么人,慢些走也不要紧。”一面想要挣扎着下来自己走。 沈煜却是不应,“你安心趴在我背上就好。”大夫说明玥的身体拖不得了,可是城里的药也不齐全,要么他自己进山里试试看能不能碰运气弄些鹿茸,或是挖一些好药材,要么就想办法去汝州买。 反正再拖下去,只怕也就是一两年的活头了。 可是如今汝州一时半会怕是去不得了,明玥的身体也不能再多奔波,所以他如今只想快些到,一来孩子们能安心,二来他也能早些进山里碰运气。 进山不但能挖药,他还能狩猎,所以只有这十五斤小米也不要紧,那边明玥种了菜,到时候有肉有菜,不怕这个冬天熬不过去。 而且趁着这冬天,把孩子和明玥都养好,开春后就能启程去汝州和老爹汇合。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明玥说着,当然隐去了明玥身体的那一部分。 明玥一听,倒也可行,“那村子偏僻,进去要走好几个豁口呢!如今没人了,路几乎也没了,周边的村庄也空荡荡的,衙门的人应该找不到那里。”那应该是能安心过这个冬天的。 就是盐沈煜身上如今也带了一包,紧细些是能过冬的。 沈煜有武功,便是身体瘦弱但也不影响他步行,不过是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村里。 那会儿还是早上,天蒙蒙亮,山间到处都是浓郁的雾气,矮小的房屋也完全被淹没其中。 待走近了便能看清楚这房前屋后长得碧绿的菜畦,明玥心情好,少不得与沈煜炫耀,“怎样,我便说吧,菜是不愁吃的。” 她话音刚落,鹿哥儿就把从里反锁的门打开了,“明玥姨!” 这一声明玥姨也里屋睡觉的三个孩子惊醒了,几乎是房门一开,没顾得上穿外衣的女儿们就都涌了出来。 瞧见不但明玥在,还有沈煜,一个个欢天喜地不已。 沈煜也没想到,明明自己是第一次做父亲,还是半道才做爹的,可是看到孩子们欢喜的小脸,心里也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。 这种感觉他即便是前世达成了国士无双,手握重权,也不曾拥有过的,只伸开臂膀将孩子们都全抱起来。 细心的明玥留意到鹿哥儿一个人失落地站在一旁,忙上前去拉住他的手,笑道:“他们不嫌冷,咱们进屋去。” 那父女四人听罢,也笑着紧随其后,一行人打打闹闹,还不热闹,宁静的小屋子一下充满了生机。 不过这进了屋子也才晓得,原来自打明玥走后,孩子们如同惊弓之鸟一般,还是过得小心翼翼的,晚上还轮流值夜班。 当然,鹿哥儿觉得自己是男子汉,所以他值班的时间更多些。 不过如今沈煜和明玥来了,孩子们的日子一下好过起来。当然明玥也享福,头一天沈煜就去树林里猎了一头鹿回来,一大碗鹿血粥就进了她的肚子。 接下来几日,沈煜每日进山打猎,还挖了不少药材回来。 她倒是清闲,反而是沈煜带着孩子们忙着腌制熏肉,择菜煮饭。她每次想要插手帮忙,几个孩子就如同小大人一般拦住她,“爹说/叔说您要养身子,不能叫您劳累。”然后几双小手硬是将她推回床上去躺着。 她挣扎几次,实在没法就认命了,而且这些天药啊肉汤什么的下了肚子,她发现小腹的坠痛感似乎减少了些许。 这个时候吃喝不愁了,也开始担忧自己的身体,于是也就安心养起来。 沈煜又去周边的村里搜刮能用的物品或是菜种子,顺道找了些书本回来,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,就扔给她瞧,倒也能打发时间,还能教给孩子们。 他自己还找到了菜谱,一手拿着菜谱,一手拿着锅铲煮饭,明玥每次瞧见都忍俊不禁,有那么一瞬间希望时间就此定格。 日子就这样过下去,其实也挺好的。 转眼就腊月十五了,这段日子里不管大人还是孩子,那皮包骨头的身体肉眼可见地变得饱满起来,一个个总算是有了些人样。 因大量囤积腊肉,他们的盐用完了,沈煜前天便进城去,顺道打探消息。 然昨儿半夜忽然下雪了,鹅毛大的雪,一大早上起来,地里的菜都不见了,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。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连遭逢洪灾旱灾,明玥瞧见这鹅毛大雪就慌张起来,一早上就急忙招呼着和孩子们刨开白雪收菜。 这村里是有地窖的,地里的菜收割了也不怕没地存放。 忙活了一整天,孩子们都累得早早睡了过去,她却因那屋外不停歇的大雪担心沈煜的安危。 好在这一次沈煜没叫她多等,当晚半夜就回来了,除了将盐和些许调料带回来,还给明玥带了不少消息回来。 不过明玥最担心的还是那强行分地和缴税的事情,所以连忙问起此事。 “那几个书生还没出澜州地境就连遭噩耗,如此一来城里也不敢有人闹,直至腊月初,来了位贵人,主事的官员全被他拿下了,还砍了几个脑袋,只待他回上京,年后就会有好结果。”说罢此事,便与明玥说起这城里如今最是短缺柴火,如今又下了雪,这生意只会更好做。 所以他这一次回来只待一天就走,已经和宋胡子商议好,他那边已经再雇人了,准备弄些柴火进城去贩卖。 明玥虽是担心,但他们也没什么钱财来路,当下如今是好机会,又不要什么本钱,只叮嘱沈煜仔细些。 毕竟银子当前,身体还是更重要些。 沈煜第二天便收拾着离开,这个时候宋胡子已经雇了二十来个年轻小子,大家就挨着城最近的山砍柴,然后借着这满地的雪,在沈煜的指导下组了个简单的雪橇就把柴火拖进城里去,倒也方便。
头一天就赚了两大串钱,隔天加入队伍的人就越来越多了。 这个时候雪已经停下了,但天还是一样冷,不过出乎意料,明明城里最是短缺柴火,但这柴火的价格却没有上涨,一直被控制得死死的。 加上每日送进城里的柴火源源不断,这让原本还想捡便宜,借机囤积再反手卖高价的人死了心。 沈煜这一待,便是十来日,每日进城多少柴火,他心中有数,算起来是足够城里的老百姓们过冬,因此便与宋胡子告别。 这每日进项稳定,宋胡子很是不解,“这好端端的,怎就不做了?” 沈煜只笑道:“快要过年了,明玥身子不好,我须得回去。” 宋胡子一听,倒也没有再多劝,只是叫媳妇给他准备了不少年货,送他出城的时候又千恩万谢,“我在这城里做了许久的生意,头一次叫大家这么敬重,这一切都仰仗沈恩公您。”
耽美小说 www[.]fushutxt[.]cc 福书 网
我期待烟花漫天,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
自愿捐助网站
网站无广告收入,非盈利,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!
怕迷路,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!
点击前往捐助页面>>
218 首页 上一页 25 下一页 尾页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