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 沈若父兄惨死昭狱,全家被灭门,只她一人逃出生天 为给家人报仇鸣冤,沈若利用陆湛步入朝堂成为御史,陆湛一怒之下远去西北 三年后,陆湛回归,权倾朝野,做沈若上峰,帮她弹劾奸佞,助她除去仇敌 世人皆知,陆湛腹黑隐忍,算无遗策,睚眦必报 接近沈若,必是为了彻底报复,怎会护她守她爱她 后来,陆湛辅佐新帝登基,成为当朝首辅,众人以为陆湛必会报当年背叛之仇 三日后,陆湛大婚,夫人沈若御赐‘大周第一女御史’,上可弹皇帝言行不端,下可斩贪官污吏 群臣:还是陆大人套路深! * 陆湛曾经与人有过婚约 后来未婚妻家破人亡,他把未过门的妻子弄丢了 再后来,发现被他拒绝之人就是与他有婚约的女子 陆湛极力挽回,为她上天入地 文武百官都说陆世子疯了 陆湛:甘之如饴 ①背景架空明朝,有作者私设,勿考据。 ②剧情流,悬疑破案、朝堂争斗为主。 ③男女双强,欢迎入坑。 腹黑冷漠陆世子vs诡计多端女御史 内容标签: 强强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搜索关键字:主角:沈若 ┃ 配角:陆湛,魏池 ┃ 其它: 一句话简介:权臣追妻火葬场 立意:愿世间没有冤假错案,天下太平。
第1章 第一章 隆康十五年,二月十九,乌云遮日。 咚,咚,咚—— 京城长安右门外,登闻鼓接连响了三日。此时接近卯正,街巷里熙熙攘攘,早起的百姓越聚越多,把鼓衙外围了个水泄不通。 寻常年月,击登闻鼓鸣冤不是什么稀罕事。近些年宦官当道,东厂横行,登闻鼓成了摆设。普通小民都知晓,击鼓非但不能伸冤,被东厂贼人扣上污蔑的罪名,一顿板子丢了小命都是有的。 眼前击鼓的是位穿青袍的年轻官爷,额头上血肉模糊,双目赤红,袖口挽到上臂,露出两截孱弱的手臂,一看便知是读书人出身。 鼓衙大门纹丝不动,年轻官爷又走到大正门跟前青砖上,一连磕了三个响头,手举鼓状高声呼号:“吏科给事中张吉,状告司礼监秉笔太监刘安,杀害前山西总兵姚炳全家一十三口,污他叛国通敌,请大人接状!” 声嘶力竭,字字泣血,让旁人都能心生几分义愤之感。 “他是言官,为何不直接上奏弹劾?” “皇帝老儿整日忙着炼丹修道,弹劾刘安的奏疏早被陈忠扣了!” “哎,奸臣当道啊!当年刘安杀了姚炳全家,难道是诬告?” “谁知道呢?案子都过去八/九年了,如今伸冤想必是得了新的证据!” “刘安与陈忠拜了把子,谁敢接他的状子?” “东厂这帮阉人草菅人命不说,登闻鼓也成了他们手里的玩意儿!” “有啥法子,皇帝只宠信奸臣和阉人,这天下早就黑得不见底了。” 众人默默哀叹,良久,有人道,“满朝文武就没一个敢直谏弹劾的?” “里面不就有一个。” “谁?” “沈若,戊戌年探花,如今是从七品的刑科左给事中。” 话音刚落,周遭响起一阵倒吸冷气声。 “原来是这个奸佞!” 沈若的奸佞之名,整个大周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! 大周民风开放,女子做官时有发生,成为阁臣也是有的。而隆康帝登基这二十年来,再无女子入阁,连进翰林院的都无。 原因无他。 二十年前太后垂帘听政,女首辅李青阳辅佐太后与幼帝,治理朝纲,肃清整治,手段雷霆,贪官污吏被她杀得七七八八。隆康帝御极后,太后被架空,李青阳被罢官。朝臣唯恐再出一个李青阳,对女子当官严防死守。 沈若冲破重重阻碍,高中探花,全靠她机关算尽。 先是巴结前去吴江主持乡试的镇国公世子陆湛,取得会试资格。殿试上,又讨好隆康帝,临场挥墨写了七首《步虚词》①,字字玑珠,歌功颂德。隆康帝拍案叫绝,顿时龙颜大悦,钦点她为探花及第,当即要擢为翰林编修。 女子入翰林,文武百官怎能同意?隆康帝又是一意孤行的主,双方僵持不下,满朝文武捶胸哀嚎,几位重臣甚至当场要撞柱,隆康帝这才让步。 末了,沈若领了从七品刑科给事中的职。 虽是末等科道官,刚到任上,沈若就搜集罪证,上奏弹劾了户部、工部两位正二品尚书,朝野震惊。 这等心性和果敢决绝,不输男子。 转年沈若就迁为左给事中,虽也是从七品,再进一步是都给事中,就能与九卿六部一样上朝参政。文武百官这才警醒起来,处处提防。 奈何沈若为人谨慎,一手好青词得皇帝宠信,想参倒她绝非易事。 最近听闻陆湛要回京,文武百官又重新振作起来,陆湛为雪前耻,定会对沈若不利。 关于陆世子与沈若之间的恩怨,坊间话本有许多版本,流传最广的一个,是陆世子去吴江做主考官时被沈若美貌所惑,欲与之双宿双飞。而沈若只把陆世子当垫脚石,高中探花后便投入隆康帝的怀抱,三人上演了一出甥舅抢妻的戏码。 话扯远了,沈若虽奸佞,却不畏权贵,有勇有谋。 今日轮值的若是她,张吉的案子还真有一丝希望。 二月京城还有倒春寒,一阵凉风吹来,吹散了苍穹顶上的乌云。 咚,咚,咚—— 鼓声越来越慢,张吉后背湿了一片,大有体力不支之像。 门内。 沈若正与杨宇对峙。 “佥事大人,让你的人开门。” 沈若压着火气,门外击鼓已有半柱香时间,杨宇充耳不闻,还让锦衣卫锁了门。 今日本该给事中老廖当值,他家中老母病重告假。沈若听登闻鼓连响两日无人受理,主动请缨前来。 自太/祖以来,为防止作奸犯科,登闻鼓一直是从七品的六科给事中和锦衣卫校尉两人共同值守。 校尉是锦衣卫最底层,而杨宇是正四品的指挥佥事,不但他来了,还带了十名精锐校尉,可见东厂是铁了心的要将这个案子压下去。 九年前,刘安以叛国通敌罪斩杀姚炳全家一十三口,牵连地方官员三十余人,杀人那天狂风暴雨,午门外血流成河,成为轰动整个大周的要案。 如果是冤案,四十多条人命,刘安的脑袋铁定搬家。东厂想保住刘安,将案子轻轻揭过,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? 任他权利滔天,沈若也要替姚炳平反,何况…… 她进邢科,就是要平尽天下冤情! 世人皆以为,三年前殿试,她迫于无奈领了邢科给事中的职,实则是她图谋已久。 九年来,她一直记得父亲的话,“吾这一生无有宏愿,唯愿天下没有冤假错案,河清海晏,天下太平。” 杨宇摆弄着手中朴刀,并不拿正眼瞧沈若。沈若无非姿色出众,有些小聪明。干爹说她阴险狡诈,诡计多端,今日一见不过如此。 于是道,“沈大人,不巧了,今日是道家慈航真人观音大士圣诞,万岁在宫中斋醮,不宜接状。” 这个借口屡试不爽,其他的官甭管几品,听闻圣上斋醮,自然不敢打扰。 杨宇勾着唇,三分挑衅,三分试探,还有四分漫不经心。 一个从七品的芝麻官还能翻出他手掌心不成? 只听沈若徐徐道,“太/祖在位时,准许犯官家属在行刑当日击鼓鸣冤。平远候魏信斩首当日正月初九,是玉皇大帝诞辰日。轮值给事中片刻不敢耽搁,快马加鞭将鼓状送到都察院,而后面呈太/祖。太/祖圣裁,免了平远候父子死罪。敢问佥事大人,玉皇大帝诞辰日能接状,慈航真人诞辰日为何不能?国家初定,太/祖皇帝日理万机能接状,如今天下太平,万岁为何不能接状?” 杨宇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,沈若这奸佞不但知道平远候的案子和玉皇大帝诞辰日,还搬出太/祖皇帝。 这让他怎么说?太/祖皇帝雄才伟略,日理万机都能接状网开一面。当今万岁只是斋醮就不接状,传出去隆康帝非砍他脑袋不可! 这女子果真奸佞,几句话就给他杀了个回马枪! 杨宇不敢轻视,眯眸重新打量沈若。虽着一身男子青色官袍,也难掩较之京城贵女都要出众的容颜,难怪冷面神算陆湛都能被她迷惑。 硬的不行,他只能以退为进,“沈若,本佥事见你长得如花似玉,劝你找户好人家嫁了,何苦在男人堆里打转,时间长了,于你名节有损,再想嫁就难了。” 虽然大周民风开发,女子名节也是女人最在意的。 沈若并不接茬,盯着杨宇的脸片刻,道 ,“我观佥事大人面相,印堂发紫,嘴唇发青,劝大人即刻归家闭门不出,否则三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。” 杨宇平日帮皇帝采办斋醮用的黄白蜡,经常接触道士真人,对这些玄而又玄的言辞深信不疑,何况沈若的师傅是钦天监监正的嫡传弟子沈鸿运,除观测天象外尤其擅长占卜算卦。而沈若在朝堂上给隆康帝相过两次龙颜,都让万岁化险为夷。 对沈若的能力,他是相信的。 于是急问,“什么血光之灾?可有破解之法?” “佥事大人真想知道。” “快说。” “身、首、异、处。” 身首异处那不就是——死! 杨宇被彻底激怒,这才意识到被沈若耍了,“沈惊华,你敢咒本佥事?” 沈若无辜,低眉顺目拱手,“是大人让下官说的,下官不敢不从。” “沈惊华,你……”杨宇气血上涌,自从认了陈忠做干爹,何曾受过这种气,当下怒道,“来人,沈若以下犯上,给我绑了!” 校尉一拥而上,未到沈若近前,不知从何处窜出一道白影,小山一样横在沈若身前,“沈知书在此,谁敢欺负俺家小姐?”接着一对盆口大的八宝流星锤往前一送,几个校尉吓了一跳。 这人从哪冒出来的? 五大三粗,面黑,络腮胡,穿着读书人才能穿的月白直裰,日头下更显得整张脸黑得发亮。 就他这五大三粗的样,叫“沈知书”,对得起这名字吗? 杨宇也被唬了一下,转瞬反应过来。沈若是女子又是文官,为了行走安全,身边带着长随也是正常。 “还愣着干什么?一起绑了!” 他身边都是锦衣卫精锐,对付个长随绰绰有余。 “是!”左右领命。 沈知书向沈若请示,“小姐,怎么打?”说话间挥舞铁锤生风,语气不带一点惧意,甚至还有几分跃跃欲试的味道。 “都捆了。” 接着沈知书“嗷”地一嗓子举锤入阵,十名训练有素的锦衣卫校尉瞬间就把二人围在当中。 杨宇胸有成竹,一点都不担心这边战况,他背着手望天空翻滚的云团,心思百转。
耽美小说 www[.]fushutxt[.]cc 福书 网
我期待烟花漫天,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
自愿捐助网站
网站无广告收入,非盈利,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!
怕迷路,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!
点击前往捐助页面>>
49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