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书网

搜索被攻击,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

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,近期服务器升级中

首页 > 古代架空
 收藏   反馈   评论 

不良臣(科举)

作者:十年黛色   状态:完结   时间:2023-03-31 22:45:58

  这几件事之间的关系不必说得太清楚,民间有的是会编故事的人。市井中流传最广的版本认为,吴怀就是策划这一切的幕后黑手。他假借皇帝的名义骗取吴鹏的信任,上书诬告顾争鸣;继而又以皇帝来胁迫谢阁老,挑起两党之争。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阻挠新法,维护司礼监的权势。
  这人真是该死,也真是可恨。街头巷尾多得是咬牙切齿的百姓。
  可又有人猜测,吴怀不过是个替死鬼。真正的执棋人位高权重,便是律法也碰不得。
  真相究竟如何,已然无从得知了。司礼监倒台的消息已足够使人们振奋。诏书颁布后十日起,开始有内监分批次外放。这些外放的太监们该如何安置,又是个问题。
  户部与吏部开了几日的碰头会,也没商量出个对策来,最后倒是工部给了个解决办法。直隶和山东正在兴建棉纱工坊,本地劳力短缺,太监们又都做惯了精细活,不如就在园区里建立馆舍就近安置,也算是学有所用。
  内阁阁老都觉得可行,当即票拟,于次日在廷议中决策。廷议现场,官员们还特别邀请了三个太监的代表来旁听,就日后的安置工作征询他们的意见。太监们哪敢有意见?一应的安排,都诺诺应了。这件事却被翰林院编修写入了国史中,成了后世人形容大庸“法度严明,人心向暖”的佐证。
  吴怀之死的真相,唐挽也留在了国史之中。这个太监虽然并非无辜,却也值得拥有属于他的正义。
  建成七年十二月,太后迁往避暑山庄。临行前她单独召见了卢凌霄,赏赐了许多压箱底的丝绸布匹。她说自己有生之年,再也不会回宫了。
  夕阳余晖下,晚钟在空旷的宫院内回响。大门渐次关闭,又被贴上明黄封条,意味着这些宫室将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开启。高楼之上,一行归鸿鸣叫而过。皇帝凭栏而立,顿觉从今日起,他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。
  他的唇边,缓缓勾起一丝不明意味的微笑。
 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  这是总序第二百章 了!已经写了二百章了!啊十黛要去放个鞭炮~
  大家的鼓励十黛都收到啦!一定好好结尾,做一个不水文不烂尾的好作者~


第201章
  建成九年秋, 唐府夜宴。
  后院临水搭着戏台子, 台上唱的是一出老本的《双救举》。穿着男装的小旦咿咿呀呀唱完一折,便在这空档里, 两个穿着艳色衫子的少女手拉着手走到卢凌霄面前。
  “祝干娘(婶娘)福如东海, 寿比南山。”两个小姑娘一揖到底。
  卢凌霄今日穿了一件大红纻丝寿字团纹褙,下穿着杏色丝绸马面裙,整个人神采奕奕。她笑着将谢莞儿揽入怀中,在粉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, 道了声:“好闺女。”又拉着冯恬恬的手,笑道:“我们恬恬也越来越像个大姑娘了。这过完年该有十三了吧?”
  冯恬恬说道:“婶娘, 我比莞儿大一岁, 该有十四了。”
  “可真是个大姑娘了。等你十五岁及笄,婶娘送你份大礼。”凌霄笑道。
  谢莞儿在凌霄怀里蹭了蹭, 说道:“干娘, 唐翊哥哥何时回来?”
  凌霄抿唇一笑,道:“莞儿怎么惦记着他?”
  “她是惦着自己的夫君呢,”冯恬恬冲谢莞儿挤眼,“小小年纪就惦记着嫁人,真不知羞。”
  “撕了你的嘴!”谢莞儿从凌霄怀里跳下来,就去追冯恬恬。两个小姑娘围着戏台子闹起来。
  “这俩丫头是越大越没规矩了。”冯晋阳笑着走上前, 将手中礼盒奉上, 说道, “抱歉啊弟妹, 衙门里有点事耽搁着, 我来迟了。”
  “一句抱歉岂能算了?”凌霄含笑挑眉,道,“一会儿上桌了罚酒!”
  冯晋阳苦笑着看向唐挽:“匡之救我。”
  凌霄立即转头问唐挽:“可能罚得?”
  唐挽看看冯晋阳,又看看凌霄,笑了,说道:“今日是你的生辰,你说什么便是什么。”
  凌霄便如得了金令箭,笑眉笑眼地看向冯晋阳。冯晋阳摇头苦笑,这人,讨好媳妇倒能把兄弟给豁出去。
  西皮流水的鼓点敲了一巡,戏台子上又开唱了。冯晋阳便趁这个功夫,伏在唐挽耳边低声说了什么。
  唐挽挑了挑眉,不动声色地看了凌霄一眼。见她整个心思都在戏台上,便悄悄起身,离席而去。
  沿着鹅卵石小路转过宝葫芦门,便是一处抄手游廊。此处已经离得戏台很远了,锣鼓喧闹都成了背景,更显得此处清净。
  “来都来了,为何不进去?”唐挽扬声问道。
  元朗抬手止住了她的话。他一袭玄色长袍,负手立于廊下,正仔细观瞧着月下绽放的昙花。唐挽走到他身边,与他一起低头瞧着。
  昙花的花期极短,盛开不过一刻便迅速衰败下去。唐挽不禁叹道:“美则美矣,只可惜青春太短。”
  “像不像我们,”元朗轻声道,“一不留神就老了。”
  唐挽一笑,道:“我可是从二十五岁之后就没再办过生辰了,所以我还是二十五岁。”
  廊角悬挂的红灯笼投下暖澄澄的光,眼前人的眉眼亦染上一层亮色。唐挽今日为了配合凌霄,也穿了一身大红长衫,上绣着寿字团纹,腰上系着碎玉黑绸带,愈发显得她姿容胜雪,器宇不凡。
  元朗忽然想起当初金榜题名时,两人身披红绸的样子。记忆中的影像和眼前人渐渐重叠,竟是一点变化也没有。
  元朗忽然抬手,捏上了唐挽的脸。唐挽愣了愣,任由他捏扯了半天才想起来反抗。
  唐挽一把打掉他的手,揉着酸酸的脸颊,嗔道:“你干嘛?”
  “看看你是不是妖精,扯下你的美人皮。”元朗道。
  唐挽怔了怔,扬眉道:“我知道你是嫉妒我。我虽然比你好看一点点,不过你也不差的。”
  元朗又笑着捏了捏她的耳朵。两人斗嘴斗了半辈子,让她一回又何妨。
  忽然从角门处传来一阵喧哗,听着像是吵架的声音,紧接着就有两个小厮从角门的方向往后院跑去。唐挽抬手点住他们:“怎么回事?”
  两个小厮上前回话:“回老爷,抓到一个爬墙头的。管家让我们把人绑了,送顺天府。”
  居然有人敢爬她唐府的墙头?唐挽顿时来了兴趣,说道:“把人带来偏厅,我亲自问问。”
  今日是凌霄的寿宴,唐府一年最热闹的时候。唐挽琢磨着,应该是哪里来的小毛贼,想趁乱偷点油水。正好她今天心情不错,但凡这小贼肯听她的训教,认错态度再诚恳些,她也就免了他的牢狱之灾。
  然而唐挽没想到,带上来的这人不像个毛贼,倒像个书生。尤其他的腰带上还插着一卷书册和一支笔。唐挽顿觉有趣,难道现在的毛贼也识文断字了?
  该不会是个偷书贼吧。
  这人一见唐挽,顿时两眼放光,面色潮红。他被双瑞压着跪在地上,不等人询问便迫不及待地自报家门:“唐阁老!在下是天华京报的刘思义,可否问您几个问题?”
  唐挽被他说懵了:“你谁?”
  “在下刘思义。”
  “不是,”唐挽蹙眉,“你哪个衙门的?”
  “天华京报。”刘思义说着,想将腰中的书册掏出来给唐挽看看,奈何他被反绑着双手,用力之下凹成了一个滑稽的姿势。唐挽抬手示意他不必麻烦了。天华京报这名字,唐挽还真听说过。
  在大庸,重大消息的传播主要有两个途径,一个是官报,一个是私报。官报又称邸报,由通政司管辖,每五日发报一次,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、起居言行、内阁的法令公报、各级臣僚的章奏疏表和边防新闻等等;私报则是民间小报,内容主题不一。建成以前,朝廷为了控制舆情,私报是被明令禁止的。
  自从党派建立以后,各党需要定期发布一些内部动态,以达到对外募集资金和成员、对内增强凝聚力的目的。借由这股东风,私报也终于迎来了春天。朝廷对其有明确的立法,所有的私报必须先注册,统一接受通政司的监管,且对发布的时间、主题都有明确的要求。合法之后的私报也首次拥有了各自的报头,只不过民间习惯统一称之为“京报”。
  这个天华京报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家,每十日发一次,常订多达八千册。这其中就有凌霄。凌霄习惯在每日睡前读报,故而天华京报时常会出现在唐挽的床头。闲来无事时,唐挽也曾翻阅过几次,越翻越觉得有意思。
  一般的京报大多以抄录官报为主,偶尔也增加一些自己的评论,原创比例不过十之二三。可这天华京报却另辟蹊径,几乎每一篇都是原创,还经常能在上面看到一些冷门的文章。之前名家学者顾芳讽刺胡孙树的文章就是最早发表于天华,后来各家纷纷转载,顾芳也因此而名声大噪。
  此事也带动了整个私报行业的发展。许多报房试图模仿天华京报的模式,却没有那样强悍的笔力,只得另辟蹊径。许多文章夸大其词不说,有些小报为了博取眼球,还搞出些媚俗的噱头。百姓无不爱猎奇猎艳,这竟慢慢成了京报行谋利的手段。
  此种风气已经引起了通政司的主意。就在不久之前,李提塘刚向内阁上奏,请求对私报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顿。随着奏疏报上来的还有几册主要刊登世情小说的样刊,其中不免有些香/艳情节。
  此事上升到廷议,立时便触动了几位老臣的逆鳞。有人说应当立即查封这几家京报;有人说应当把这几个报房的主事全都抓起来问罪;还有人说应当马上严明立法,知会所有的文人,凡是“脖子以下”皆不能写。写了便是犯罪,有功名的罚功名,没功名的永不许参加科举。
  有人激动着要封禁京报,也自然有人反对封禁。廷议就是这么个有趣的地方,官员们各执己见,尽可以放开了去争吵。吵到最后,所有的道理都说透了,所有的逻辑都理清了,才能得到一个完满的答案。
  如今的唐挽自然不会再参加官员们的争论。她高高坐在主位上,不管堂下吵得再热闹,她也永远是那副渊深持重的模样。
  只有与她平起平坐的谢阁老才知道,当她看着那些人半天说不到点子上,心里有多着急。急也不行,廷议不是一言堂。越是位高权重,就越要惜字如金,不能轻易露出自己的态度。
  没想到廷议里还没论出个结果,这京报的主事竟爬上了自己的墙头。
  “唐阁老,求求您了。您就让我问两个问题。不,一个就行。问完了,我自去投官!”刘思义高声道。
  唐挽觉得好笑,说道:“你半夜爬墙,就是为了问我问题?”
  刘思义急忙点头。为了今日,他已经准备了半个月了。
  唐挽挑唇,看了身边的元朗一眼。元朗也是一副饶有兴味的样子。
  “那你问吧。”唐挽抬手点了点,对双瑞说道,“给他松开。”
  便有两个小厮上前松开了绳子。双瑞给唐挽添茶,低声在她耳边说道:“公子,这群报虫满嘴里跑舌头,您可别信他。”
  唐挽淡淡点了点头。
  刘思义被放开了手脚,却也没有站起来。他借势一屁股坐在地上,从腰中掏出纸笔,将毛笔尖在嘴里润了润。
  “只能问一个,你要想好。”唐挽手肘着膝盖,居高临下地看着他。
  刘思义的表情瞬间肃然。他急忙翻开自己的小本子,琢磨了许久,终于下定决心似的点了点头。
  “请问唐阁老,您认为您与谢阁老之中,谁更能胜任内阁首辅?”
  这实在是个刁钻的问题。看得出来,刘思义是将全部的身家都压在这个问题上面了。可惜此时他并不知道坐在旁边的这位就是谢仪,否则他的问题定然能更精彩些。
  刘思义凝神看着唐挽。他知道这些官老爷定然不会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。正好,唐挽越是顾左右而言他,自己就越能从其中找出纰漏来作文章。
  唐挽淡淡一笑,说道:“自然是我了。”
 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  唐挽:一向很自信,从来都不怂
  元朗:习惯了
  刘思义:作者留步,脖子以下不能写的事儿是认真的吗?
  十黛:别怂


第202章
  唐挽并没有将刘思义送交官府。并不是因为她宽宏大量, 而是因为她按捺不住的好奇心。她很想知道在刘思义的笔下,将会怎样描写唐府这一段故事。
  刘思义也果然没有让唐挽失望。紧接着的这一期天华京报,在京城掀起了一阵购买的狂潮。发报不过三日,销量已经破万。甚至还有外地的书商专门进京来购买。
  “《议首辅疑云再起, 唐东阁志在必得》,”孙钊气得面色涨红,将报册狠狠扔在桌上, “这人在胡乱写些什么!两党之间刚刚安定下来, 这就又开始挑拨!”
  此时东阁党的小楼里人不多, 二楼的隔间里也只有他们三个。冯晋阳将报册拾起来, 粗略一翻, 笑道:“这写的,倒像个话本子一样。挺精彩。”
  这上面的内容,凌霄一大早就趴在床头给唐挽读了一遍。在刘思义的笔下, 他转身成了唐府的座上宾,不仅“受邀”参加了宴会,还得到了唐阁老的亲自接见, 解答了建成一朝近十年无首辅的谜题。
  文章的用词不算考究, 但胜在行文流畅,通俗易懂。刘思义不仅分析了显庆末年到建成初年朝廷面临的困局,又回顾了建成一朝的发展和变化,对两党之间时而合作时而对立的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。继而大胆地畅想未来, 认为值此国富、民安、兵强、马壮的时刻, 是时候打破两党拉锯的僵局, 选出一位独当一面的首辅了。 耽美小说 www[.]fushutxt[.]cc 福书 网
我是黑粉我有话说,去评论一下>>

我期待烟花漫天,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

自愿捐助网站

网站无广告收入,非盈利,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!

怕迷路,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!

点击前往捐助页面>>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