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这也不怪李阿毛,寿山石虽然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人用它当雕刻材料,但直到元朝时才开始流行起来,至于田黄石,更要到明清时才会身价陡增千万倍。 在宋朝,喜欢它的人还不多,属于冷门收藏石。 李阿毛这种石贩子至少还知道它叫寿山石,而一般人只会拿它去修房子。 周鳞就是少有喜欢寿山石的人,也知道田黄石的观赏价值,范宁就在他的仓库中看到过一块水缸大的极品田黄石。 “这石头多少钱?” 范宁没有故意贬低手中田黄石,没必要,李阿毛既然说便宜卖给自己,那它的价格就不会超过三百文钱。 “咱们是老熟人,我也不多要,两百文钱你拿走。” 这块石头是李阿毛十文钱收进来的,他觉得品相不错才摆上摊子。 可摆了三天也无人问津,他下午才收回袋子,不料就被范宁翻出来了。 “太贵了,我的钱都是从牙缝里刮下来的,你好意思要我两百文?” “那你给多少?” “最多二十文!” “去!去!去!一边玩去。” 李阿毛伸手要抢石头,范宁却不给他,他忽然发现摊子上有块太湖石异常眼熟,连忙一把抢过来。 “大叔,这块太湖石是真的吗?” “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!这块石头怎么不是真的?刚才奇石馆就有人来收购,我就偏不卖给他们,你要的话,不能低于三贯钱。” 范宁仔细看这块太湖石,立刻明白自己为什么感觉眼熟,这块石头神似范宽的《溪山行旅图》,中间居然还有一条白线,就是千尺瀑布啊!如果上面再种一点点青苔,简直就一模一样。 可惜这个李阿毛没文化,没看过《溪山行旅图》,否则他要发笔小财了,当然,宋朝能有机会看过《溪山行旅图》的人也屈指可数。 不过就算没有《溪山行旅图》,仅仅凭这块太湖石的雄奇造型,也是一块上品太湖石。 这时,范宁远远看见奇石馆的李掌柜正匆匆向这边走来,走得又快又急,就像肉球在滚动一样。 他立刻掏出三只一两重的银裸子扔给李阿毛,又指指田黄石。 “这块寿山石就当搭头?” “可以,送给你了!” “大叔,我尿急,先走一步。” 范宁飞快将两块石头装进布袋,转身就疾奔而去。 “这个臭小子,倒有钱啊!” 李阿毛捏了捏三两银子,眉开眼笑收入怀中。 这时,奇石馆的李掌柜跟着伙计匆匆走来。 “掌柜,就是这里!” 李掌柜看了摊子一圈,也没看见伙计说的上品太湖石。
“石头在哪里?” 伙计也愣住了,刚才还在这里啊! “老李头,刚才那块石头呢?” “什么石头?我这里全是石头。” 伙计半晌吞吞吐吐道:“就是我说有点……有点瑕疵那块。” “卖了!” 李阿毛冷冷瞪了他一眼,“既然你老人家说有瑕疵,我就便宜卖了呗!” 李掌柜听得目瞪口呆,他忽然回头狠狠一巴掌向伙计打去。 “你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笨蛋!” 伙计抱着头委屈道:“是你教我们说的嘛!要说有瑕疵,好压价收购。” 李掌柜恨不得把这个白痴伙计拖回去暴打一顿,但现在他更关心那块太湖石,雄浑如泰山,那可是绝对能卖五十贯高价啊! 他陪着笑脸问道:“老李,咱们也是本家,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,你能不告诉我,你那块石头卖给谁了?” 李掌柜就希望那个买家不识货,自己再把它买回来。 李阿毛也不敢过于得罪奇石馆,他便道:“你伙计我说石头有瑕疵,令我心灰意冷,正好范小官人过来,他一眼看中那块石头,我就便宜卖给他了。” 李掌柜气得一跺脚,“怎么又是那个臭小子!”
第五十章 新年将至 范宁一口气跑回家,钻进书房便急不可耐的取出两块石头。 他先看田黄石,灰白色的外皮已经剥落掉一部分,露出里面温润黄澄的本体,如果外皮全部剥掉,外形应该是卵状,柚子大小。 这可是极品冻石田黄啊!全石通体明透,闪烁着玻璃光泽,似凝固的蜂蜜,润泽无比,上面分布着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,疏密有致、条理不乱。 后世一克田黄就要超过黄金价格十几倍,可惜宋朝人还对它兴趣不大。 范宁放下田黄石,又托起太湖石。 他现在对太湖石已经颇有体悟,太湖石如果发育的完美,便可称为上品或者精品,但要被称为极品必须要有奇罕之处。 比如上次那块千洞石,就在于它的千孔玲珑,万中无一。 而这块太湖石,外形像一座大山,山势雄伟,倒和泰山有几分形象,令人高山仰止。 如果没有范宽的《溪山行旅图》,这太湖石只能算是上品,勉强可称为精品。 但就是因为有了《溪山行旅图》,这块太湖石便赋予了灵魂,可升格为极品,这块太湖石自然也叫做溪山行旅石。 范宁越看越喜欢,虽然这两块石头他想自己留着,可是为了自己的赚钱大计,他也只能忍痛割爱。 这块石头不打算卖给周麟,周麟给价稍低,范宁需要等待机会,用京城的价格把它卖出去。 这时,院子里传来母亲的喊声,“宁儿!” “我来了!” 范宁藏起两块石头,飞奔下楼。 “娘,是不是叫我吃饭?” “每次叫你,就知道吃饭!” 张三娘没好气瞪他一眼:“你什么时候回来的,娘都不知道?” “我刚回来,刚才尿急,跑去上茅厕了。” 张三娘指指客堂,“下午有个小娘子给你送信,在客堂上呢!” “小娘?” 范宁不解地挠挠头,“是谁啊?” “信在桌上,自己去看。” 范宁转身向客堂里走去,桌上果然有一封信,他瞥了一眼,顿时跳了起来。 “娘!是不是一个打扮成小子模样的蛮丫头?” 张三娘脸一沉,“不准你这样说人家,那么温婉可亲、知书达理的小娘子,居然被你说成蛮丫头,你这个臭小子是不是又皮痒了?” 范宁翻了一下白眼,温婉可亲、知书达理,这是在说朱佩吗? …… 过了二十五,新年就快了,二十五,磨豆腐;二十六,去买肉;二十七,杀公鸡…… 到了二十八,镇上的鞭炮声开始响起来了,家家户户都在贴门符、挂春联、备屠苏酒、彻底打扫卫生,一群群小孩子穿上新衣服到处奔跑。 学堂是二十八日中午放假,到正月初六开始上课。 一放学,范宁便带着刘康向奇石巷奔去。 刘康听说范宁那块柱状太湖石卖得十贯钱,足足赚了十倍,让他心痒难耐,便缠着范宁让他也发笔小财。 范宁则是想再去淘一块田黄石,柚子大的田黄石才两百文钱,如果不把奇石巷的田黄石统统扫光,他感觉自己就是在犯罪。 但结果却出乎两人意料,奇石巷空空荡荡,一个摊贩都没有,全部回家过年去了,连店铺也纷纷挂上大锁,贴上新年歇业的牌子。 扑了个空,两人只得沮丧回家。 走到路上,范宁忽然想起一事,一转弯便去了父亲的医馆。 外科医生确实很忙,古时候人们都是手工劳动,动不动就会扭着伤着,大家都忙着挣钱养家,一天都停不下来,没有几个人会躺在家中悠闲地养伤。 为了尽快复原,大家都会来找医生治伤。 范铁舟忙得跟陀螺似的,一刻都停不下来,范宁就在一旁坐着,看父亲用他那一招鲜治病。 “有什么事?” 范铁舟送走一个病人,终于喘了口气。 “爹爹,我想回趟蒋湾村。” “现在?” 范铁舟吓了一跳,他现在可没有时间。 “明天吧!” 范宁犹豫一下道:“想去看看阿婆,再顺便去王二叔家,上次你不是说他有几块石头留给我。” 范铁舟哑然失笑,“你说反了吧!想去王二叔家,再顺便看看阿婆。” “都是一个意思啦!” 范宁挠挠头笑道:“过年船不好租,爹爹明天能不能送我一趟?” 范铁舟笑了起来,“明天你娘要去外婆家,你就陪她一起去,反正很近,自己抽个时间跑趟蒋湾村就是了。” …… 范宁母亲的娘家是小岩村人,离蒋湾村不足三里,就在山的另一边。 小岩村也是一座小村庄,三四十户人家,一大半都姓张。 这里人家主要以种田为生,范宁的外公算是中农,家中有四十余亩上田。 张太公膝下只有一儿一女,长女就是张三娘,十年前嫁给了邻村渔夫范铁舟。 儿子叫做张平,是个很能干的年轻人,五年前娶妻,生了一个女儿,目前夫妻二人正在努力,争取早日生个大胖小子。 范宁和母亲是坐水根阿公的船去小岩村,今天张水根的船正好有空。 “大侄女,你有福气啊!铁舟做了医师,收入一下子增加数倍,还搬来镇上,有了自己的大房宅,你爹爹在村中到处夸你呢!” 张水根一路上都在夸赞,张三娘却稍显沉默,她望着路上一座座村庄,心中竟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。 她越来越怀念自己的老房子,虽然新宅宽敞明亮,但她却感到十分寂寞,连说话的人都没有,不像在蒋湾村,七大姑八大姨,一群女人聚在一起,聊聊东家长西家短,半天就过去了。 三间茅屋虽然破旧,但温馨快乐啊! 哪像现在,住了一个月多,对面的邻居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,女主人和自己面对面走过,都视而不见。 “宁儿,咱们搬回蒋湾村吧!”张三娘脱口而出。 “娘,你真想回去,我没有意见。”范宁笑道。 张三娘叹口气,她也只是说说,哪能真的搬回去。 她搬到镇上让全村人羡慕得不行,每个来镇上的村民参观她家时都要惊叹一番,各种羡慕嫉妒恨,着实让她得意了一个月。 现在再搬回去,村里人岂不会笑死她,她可丢不起这个脸。 再说,大郎怎么办?他一个人住在镇上,万一……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,张三娘脸上浮现一丝恼怒,他敢! 范宁体谅母亲,便笑嘻嘻道:“娘,还是雇个丫鬟吧!平时能陪你说说话。” 他刚说完,张水根接口道:“大侄女,你若想雇丫鬟,就给我说一声,我外孙女正好想找个人家做事,你见过的,就是小瓶儿。” 张三娘狠狠瞪了儿子一眼,谁让你多事?现在让她难做人。 范宁吐一下舌头,扭过头去,这个老头的耳朵怎么就这样长呢? 张三娘只得委婉回绝,“三叔,稍等等吧!现在家里还暂时用不着,等需要了,我一定来找你。”
耽美小说 www[.]fushutxt[.]cc 福书 网
我期待烟花漫天,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
自愿捐助网站
网站无广告收入,非盈利,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!
怕迷路,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!
点击前往捐助页面>>
584 首页 上一页 42 下一页 尾页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