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定会给胧明再填新伤,她会刮出道道印记,印子像扯断的琴弦,胡乱纠绞。 她将乏倦地仰倒,而始作俑者,会越发靠近,难舍难分地与她交换气息,如拨弦奏乐般,探向泥泞处。 春风乱了水波,也乱了水面桃花。 桃花颤巍,零星气音噎在喉头。 情堤将溃,濯雪泪蒙蒙的眼倏然轻眨,随之才意识到,她与胧明不过是手牵着手。 是因灵脉紧密相连,那一幕幕得以烙进脑海,但又绝非臆想,而是神往。 体肤未尝到滋味,魂灵却已像那和鸣的琴瑟,欢度了良久。 她的灵力通通涌进胧明的灵台,又沿着脉络汇回她身,原来是这般循环往复。 只是方才就好比扇火止沸,大火未消,反而烧得更旺了。 这回换胧明将灵力注予她,她周身乃至于神思上的微妙躁动,都将以倍增之势,撼动胧明平静的心潮。 银发大妖陡然仰头,发丝从肩角泻至后背,唇齿间冷不丁逸出低低一声。 濯雪面红耳赤,这声音是轻,但她的耳根更是不堪一击。 短促一声,直直落在她心尖上,她越是赧然,则胧明的五感越难承载。 只顷刻,她的灵脉间沾满胧明的气息,连神魂都忍不住颤栗,并非怕,而是欣愉。 原来不论是她将灵力施给胧明,还是胧明施灵力予她,那深深的念想都会被牵出心谷。 循环往复,数次来回。 单凭一双手已数不尽,十数不止,许有数十。 而因为要意守丹田,回回俱不能到底,恋念越积越盛,躯壳已成将倾的亭台。 屏障外的铃铛响个不停,曳绪水起伏不定,偏偏艳阳当空,无风无雨。 已至巅顶,濯雪陡然泪下,抽抽噎噎。 嗓子已能出声,她尚未意识到,恍恍惚惚道:“胧明。” 想再多一些,又想说莫再继续。 回回俱是水到而渠未成,一下便被遏止,心下渴盼已堆得比山高。 “再说一句。”胧明在她耳边道。 濯雪闷哼不言,连灵台妖丹长大了一圈也没发觉,甚至不知道胧明的外伤是何时痊愈的。 胧明身上血污还在,遍体伤痕却已痊愈,新长的皮肉白生生的,看起来实在好啃。 隐隐约约瞧见一处好皮,狐狸忍不住露牙,咬上胧明脖颈。 只此一下,她连发丝都轻悠悠地抖搐。 “循环往复,直至灵台满溢。”胧明道。 修了整整七日,七日里物我两忘,什么天地三界,全被抛至脑后。 濯雪抵着胧明的肩窝合眼,失了神便睡过去了,她眼梢红晕未散,面上还有未干的泪痕。 雾障仍在,里边的声响传不出去,却能听到檐下玉铃摇晃。 胧明拥紧濯雪,坐了良久才回神,不紧不慢地施出术法,以涤净二妖身上的黏腻。 七日恍如隔世,众仙神辛苦觅来补天石,像缝织天衣那般,将瑶京缝回了原样。 瑶京上方的曜煜瑞光,已通通化为泡影,从此瑶京不再终日辉光万丈。 瑶京有了黄昏,亦会有夜色苍茫之时。 而那些受困于云端的陨仙精魄,全被仙神们送到了迂回地,以祈安息。 就在万丈尘土下,兰蕙化作龟身,带着众仙游入黄泉府,一眼便见到那坐在忘川边上刻灵牌的阎女。 阎女身边木牌堆叠如山,她仍是那不修边幅的姿态,长发曳至脚边,有一半垂进忘川,随着水波漂荡。 她低头镌刻逝者名姓,吹开木屑道:“久违了诸位,当下腾不出手接待,有事直说即可。” 众仙已到岸上,兰蕙摇身变作人身,拾起一块雕好的灵牌细看。 其上不光刻了名姓,还有忌日生辰,一看便知是刻给凡人的,且还是死在百年前的凡人。 兰蕙明了,阎王是在给百年前死在疫疾中的凡人镌此灵牌,听闻若得阎王亲自相送,来世将顺遂如意。 只是这里边的许多名字,许已转过生,有的多半连三生都过完了。 但阎女还是锲而不舍地埋头雕刻,她铸此灵牌,一半是为了泯去心中的愧疚。 “阎王有心。”兰蕙放下木牌。 阎女循声望去,眸光平静无波,摇头道:“我无心,百年前疫虫祸乱人间,我曾呈禀天律司,那时未得答复,以为凡间灾祸不足挂齿,便也不再留心,只当天意使然。” “天律司亦是阗极的爪牙。”兰蕙道。 “命簿无端端起火,我当是妖鬼作乱,就连阗极亲自誊抄命簿,也并未起疑。”阎女冷冷一笑,状似自嘲,“直到后来权力屡遭阗极砍削,我才有所察觉,可惜为时已晚。” “如今少了阗极,你定能顺心许多。”兰蕙温声。 阎女摇头,掌心从一列灵牌上抚过,“我之顺心,与这些凡人的命数相比,孰轻孰重?” “事已至此,还请阎王多向前看。”兰蕙望向阎王司,“有一事,还想请阎王帮忙。” 阎女放下刻刀,“但说无妨。” 众仙相视一眼,最终还是由兰蕙道出。 兰蕙道:“天石崩坍,不少凡人无辜丧命,我想请阎王将那些亡魂送回人间,我与众仙会替他们塑好躯壳。” 阎女愣住,“既已死去,如何还能将他们送回故地?得有成千上万的生者目睹灾祸,而又有成千上万的魂灵,已到过黄泉府,除非将他们的记忆尽数抹去,否则人间定将大乱。” “我知。”兰蕙颔首,“那便抹去凡人的记忆。” “有违天命。”阎女惶惶。 “上仙作乱,而害凡人死于非命,更是有违天理。”兰蕙义正词严,“此番是要将倒转的乾坤,通通拨回原位。” “我明白了。”阎女道。 一槌定音。 阎女腾身飞向阎王司,数不尽的命簿鸟一般翩跹飞动,整整齐齐叠上桌案。 她翻掌令页纸簌簌掀动,找出所有无辜丧命者,只一拍书案,便将亡魂通通召至塔下。 恰恰已过头七,死去的凡人都已告别乡土,再无鬼魂还在人间游荡。 众仙掐指施法,只一刹那,便造出了与鬼魂们一模一样的躯壳。 与自己的身躯面对面站立,众鬼彷徨而诧异,实在猜不出未来是福是祸,只能齐齐低头哆嗦。 “从何处来,还请回到何处去,辛苦各位走这一遭了。”兰蕙震出一掌,将单薄魂灵统统拍到相应的躯壳中。 片刻失神,此地只余活躯,已见不到半个鬼魂。 凡人们茫然无措,却还是拱手答谢,知道是仙人搭救,自己命不该绝。 只是凡人才刚躬身,后背便被骄阳照得发烫,眼前春光明媚,已非黄泉府。 坍塌的屋舍早被仙法妖力扶回原状,就好似七日前的灾祸,不过是梦魇缠身。 既然雷罚未降,又岂算违天悖理?不过是令八荒归位,日月重光。 天上倒是落下一片阴翳,仰头惊见青鸟携雨而至。 柔风甘雨恰似仙霖,浇得人神清气爽,将心尖那点来路不明的忧闷,也冲散了。 百姓犹回到七日以前,一个个喜不自胜,将悲痛忘得一干二净,独独那著书人,捏着自己不知何时写下的手稿发愁。 莫非是睡梦中写下来的? 怪事。 不过凡间的怪事从来不少,迄今还无人说得清,那夜半鬼市究竟是打哪儿来的。 黄泉府中,阎女执笔仰头,还未落笔,万千命簿便径自浮空。 白纸黑字恰似日下波涛,乍见浮光跃金,字句被拆成了密密麻麻的笔画,重新拼凑成文。 她何曾见过此等异象,怔了许久,才起身郑重对兰蕙道:“尘埃落定,凡人的命数已返本还源。” “有劳。”兰蕙转身欲离。 昆仑瑶京的仙首之位还空着,诸仙面面相觑,毅然出声挽留。 “阔别已久,才知圣仙当年为何辞别,如今九天明净,不知圣仙可还愿重返瑶京?”有仙拱手。 兰蕙淡淡视之,未给出确切答复,只道:“我现下还有要事。” “不知是何事?”众仙错愕。 兰蕙道:“去一趟无垢川,看看我家孩儿。” 无垢川亦是天朗气清,潮平波渺,不见峰峦映水,却有楼台倒影微微摇动。 岸沿再无藤荆阻道,门庭大开,主人扫榻迎客。 此时的无垢川再不是那了无生气之地,水中无鱼,却有报丧灵鸠肆意乱飞,唧唧喳喳,絮絮叨叨。 濯雪伏在窗边紧捂双耳,肩上就搭着薄薄外衫,八条狐尾与罗裳卷在一块。 根本就是掩耳盗铃,自己听不到,就假装灵鸠并未鸣叫。 报丧灵鸠像极了那归山的猴,充沛精力得以宣泄,飞了数日才飞累,终于敛翅停在寝殿窗外。 它豆大的黑眸机灵一转,歪头道:“胧明,胧明,胧明——” 胧明正给各山妖主传信,闻声搁笔转头。 “不是我!”濯雪忙不迭捏住灵鸠的尖喙,偏偏这鸟不动尖喙也能出声。 “胧明,怎还在写,怎不理理我。”灵鸠嘎嘎乱叫,说的全是濯雪的心里话。 濯雪耳畔飞红,捏住它一对鸟翅,就跟提溜山鸡一般,猛将它丢至远处。 偏偏灵鸠会飞,振翅旋了回来,啼道:“看来是酒足饭饱了,下回饿你个十天半月。” 此饿非彼饿,饿在何处,唯有二妖自己清楚。 看胧明起身上前,濯雪冲着灵鸠的脑袋指指点点,故作镇定:“饿它。” 其实灵鸠不必进食。
第72章 72 倒是狐狸已餍足得不成样子。 七日下来,她更是不敢看胧明的脸,在窗边将头埋低在交叠的双臂上,眼梢飞红,眸波全乱。 “我想邀各位妖主前来无垢川,我为他们解开命誓。”胧明未出声打趣,而是很认真地解释了一句。 窗边那对狐耳微微撇向声音传来处,如今不光“病”愈,还比先前更上一层楼,听得一清二楚。 濯雪眉眼上赧颜未消,扭头睨向胧明,错愕问:“那日后妖主们若是包藏祸心,那该当如何?” “包藏祸心的,自然满腹诡计,有的是能避开命誓的邪门歪道,命誓奈何不了他们,反倒苦了光明磊落者。”胧明一只手撑上窗棂,挨着濯雪往外张望。 胧明的发梢垂在濯雪颊边,连发丝都沾满二者的气息,像是打翻了香料,气味揉在了一块。 窗外万里无云,曳绪水与天同色。 水中灵力原已被魇无拟汲干,如今又从底下酝酿而生,变作冉冉雾气,稀薄地萦绕在此间。 胧明冷不丁笑出一声,垂眸注视濯雪的发顶,做了一直以来想做之事。 她低头,将那微动的狐耳衔在唇中,不轻不重地抿了一下。 濯雪半个身僵住不动,耳廓的痒意爬遍全身,独独八根狐尾好像失了序那般,胡乱摆动着。
耽美小说 www[.]fushutxt[.]cc 福书 网
我期待烟花漫天,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
自愿捐助网站
网站无广告收入,非盈利,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!
怕迷路,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!
点击前往捐助页面>>
80 首页 上一页 76 下一页 尾页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