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书网

搜索被攻击,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

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,近期服务器升级中

首页 > 古代架空
 收藏   反馈   评论 

苏煦

作者:飒飒星河   状态:完结   时间:2025-04-23 15:00:06

  苏煦怔住。他从未见过这样的陈翊——朝堂最年轻沉稳的阁老,此刻抱着他的手臂却抖得控不住力道。隔着细布都能感觉到湿热,原是那人眼底的泪砸在了伤口上。

  “翊哥,你看。”他引着陈翊的手按向左胸,掌下心跳平稳有力,“三寸,老天爷都舍不得让我们分离。”

  陈翊突然咬住他颈侧,犬齿刺入皮肉的痛楚中混着哽咽:“若再有一次……若再有一次……”余下的话化作唇齿间的血腥气,铠甲落地声惊飞檐上栖鸦。

  五更梆子响时,陈翊才松开禁锢。苏煦昏睡在他臂弯,手中还攥着半块掰开的饴糖——是方才哄他卸甲时塞的。晨光透过窗纸漫进来,照着满地散落的铠甲与公文。

  “侯爷。”暗卫跪在屏风外低声禀报,“昨夜偷袭的流寇招了,是漕帮的人。”

  陈翊为怀中人掖好被角,眼底柔潮尽褪:“传令江南大营,辰时围剿漕帮总舵。”指尖拂过苏煦安稳的睡颜,又补了句,“留几个活口,本侯要亲自问问,谁给他们的胆子动朝廷命官。”

  苏煦在梦中蹙眉,往他怀里缩了缩。陈翊低头吻去那人眼尾的泪痕,忽然想起许多年前,苏煦第一次替他包扎伤口时说的话:“大人总说护着我,却不知我也想成为你的铠甲。”

  此刻晨光熹微,他终于读懂这话的分量——原来最坚韧的铠甲,是甘愿将软肋化作逆鳞。

  寅时三刻的寒江浮着薄冰,漕帮总舵的乌篷船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陈翊勒马立于江畔,玄铁护腕凝着霜花,身后三百轻骑鸦雀无声。他望着水寨高悬的"漕运通衢"匾额,想起七日前苏煦坠江时,血色染红的就是这片水域。

  "侯爷,东南两路伏兵已就位。"副将呈上令旗。

  陈翊接过令旗的瞬间,江风掀起猩红披风。他望着对岸炊烟升起的船工寮棚,忽然想起苏煦枕在他膝上说的话:"运河上讨生活的,多是苦命人。"

  令旗划破晨雾的剎那,惊起满江寒鸦。铁蹄踏碎冰碴,箭雨撕开漕帮的铜锣示警。陈翊策马冲进水寨正门,□□劈开拒马桩的声响,惊得桅杆上歇脚的老鸹扑棱棱乱飞。

  "陈翊!你私调驻军围剿漕帮,我要上奏朝廷!"漕帮帮主赵九被亲信护着退到主船,蟒袍上金线在晨光中晃得刺眼。

  陈翊甩鞍下马,战靴碾过甲板凝结的血冰:"干明八年私运军械,十年贩卖私盐,上月勾结河道衙门贪墨修堤银——"他解下腰间革囊,倒出厚厚一沓密信,"赵帮主要参本官哪条?"

  赵九盯着飘到脚边的信笺,脸色煞白如纸。那是他亲笔写给户部李侍郎的密函,末尾还按着朱砂指印。突然暴起夺刀,却被陈翊反手擒住腕骨,钢刀"当啷"坠地。

  "侯爷饶命!"赵九膝行欲抱陈翊战靴,"都是李崇光那老贼指使……"

  "李侍郎昨夜已在诏狱招供。"陈翊一脚踢开他,刀尖挑起信笺上斑驳的血迹,"他说赵帮主孝敬的扬州瘦马,很合心意。"


第28章

  正午的日头照进刑堂时,三十六个头目已跪满庭院。陈翊倚坐太师椅擦拭佩剑,剑身映出廊下飘摇的白幡——那是赵九悬梁自尽前,亲手为病逝老母挂的丧幡。

  "按《大周律》,勾结官员、谋害朝廷命官者,诛三族。"副将捧来名册,"这些船工虽未直接参与……"

  "侯爷!"虚浮的脚步声混着药香撞破肃杀。苏煦裹着狐裘倚在门边,面色比狐毛更苍白,胸口细布渗着淡淡血色,"运河解冻在即,新政需要熟手疏通漕运。"

  陈翊握剑的手陡然收紧。他今晨特意点了苏煦的睡穴,没想到这人竟撑着病体追来。庭院里响起窃窃私语,有个年轻船工突然叩首:"小的愿戴罪立功!上月赵九让我们在官船底凿洞,小的偷偷用蜡封住了!"

  苏煦眸光骤亮,扶着门框轻喘:"江南新政正要组建漕运监察司,这些人……"

  "你知道他们手上沾了多少血?"陈翊剑尖指向船工,却在触及苏煦期待的目光时倏然垂下。他想起八年前的上元节,苏煦也是这样望着他,求他放过偷荷包的乞儿。

  最终发落的朱笔悬在半空。陈翊望着名册上密密麻麻的红圈,忽然将笔掷进火盆:"漕帮船工编入新政漕运司,以三年劳役抵罪。"青烟腾起时,他瞥见苏煦唇角笑意,像化开的春雪渗进心头裂痕。

  回程的马车上,苏煦枕着陈翊的腿昏睡。车帘漏进的光为他睫羽镀上金边,陈翊用指腹轻抚他微凉的唇,想起刑堂上这人说"新政需要活水"时的神采。原来最锋利的剑,终要被最柔软的水驯服。

  "侯爷,赵九的幼女……"暗卫隔帘请示。

  "送去慈幼局。"陈翊为苏煦掖好裘衣,"找户清白人家,别说身世。"

  怀中人无意识蹭了蹭他掌心,陈翊低头嗅到淡淡的血腥混着药香。他忽然惊觉,自己半生信奉的铁律,竟在这缕暖香里化作绕指柔。就像苏煦改制的商税,看似温和,却能凿穿最顽固的坚冰。

  江风掀起车帘,陈翊望见运河上破冰的官船。船工们喊着新学的号子,将"漕运监察司"的旗帜升上桅杆。那旗是苏煦亲手绘的样,青底金字,像极了他当年掷在朝堂的铜钱。

  "快些回府。"陈翊突然催促车夫,"苏大人该换药了。"

  马蹄声嘚嘚碾过官道,融化的雪水渗进泥土。陈翊握紧苏煦的手,忽然觉得这双手比他握过的任何刀剑都珍贵——刀剑能劈开黑暗,而这双手,正在黑暗里种出光。

  寅时的更鼓还在宫墙内回响,承平侯府书房的灯已亮了三日。陈翊执笔蘸朱砂,在最后一份刑部公文上批下"流三千里",抬手时腕骨发出细响。窗外桃枝抽了新芽,斑驳影子落在案头密匣上——里头锁着江南十二州漕运案的全部卷宗,每一页都浸着血与火的气味。

  "主子,苏大人来信。"暗卫无声跪呈漆盒。

  陈翊启封的手势比批斩立决的折子还轻,信笺上苏煦的字迹却让他眉峰骤展:"运河新闸已开,今晨见渔人捕得桃花鳜。"末尾画着尾歪歪扭扭的小鱼,鱼眼处恰巧洇了墨,倒像那人耍赖时的泪痣。

  紫宸殿前的玉阶尚凝着晨露,陈翊的蟒袍扫过丹墀时,惊飞几只啄食的雀儿。皇帝搁下朱笔,望着阶下长揖的臣子笑叹:"清远这假请得倒巧,春汛将过,秋税未征,正是户部清闲时。"

  "臣请的是病假。"陈翊面不改色。

  "哦?"皇帝挑眉,"承平侯的病症,莫不是钱塘水汽太盛,需携位江南长大的良医同行?"

  陈翊抬眸,正迎上君王促狭笑意。恍惚又见东宫书斋里,太子偷藏春宫图被他逮住时的神情。二十年光阴呼啸而过,当初躲在他身后的少年,如今已学会用冕旒藏起所有情绪。

  "陛下圣明。"陈翊从善如流,"苏煦的咳疾,确实需钱塘气候疗养。"

  皇帝抛来枚鎏金令牌:"替朕尝尝钱塘的明前龙井,若是好,明年贡茶就定那里。"顿了顿又添一句,"顺便告诉苏煦,他呈的《漕运新策》,朕准了。"

  官船离开江南那日,运河两岸柳色如烟。苏煦趴在船舷边剥莲子,青瓷碟里堆着雪白的仁儿:"清远你看,这个像不像你刻的玉貔貅?"他拈起颗带芽的莲子转身,正撞进陈翊怀中。

  陈翊就着他的手咬走莲子,舌尖故意扫过指尖:"貔貅可不会在户部哭鼻子。"

  "那是迷了灰……哎!"苏煦耳尖泛红要躲,却被揽着腰提到膝上。陈翊取下他发间沾的柳絮,顺手将人按在舱壁亲了个透。舷窗漏进的春光里,绯色官服与玄色蟒袍交迭,惊得船头鹭鸶振翅而逃。

  暮色四合时,船泊姑苏城外。苏煦非要拽着陈翊逛夜市,在捏面人的摊子前挪不开步。老师傅枯手翻飞,眨眼间捏出个执剑将军:"这位官人好相貌,给您捏个娘子配对?"

  "要两个郎君。"苏煦摸出碎银,"一个穿蟒袍,一个着绯衣,袍角要绣木棉花。"

  面人入手的剎那,陈翊突然将人抵在巷角:"苏大人这是要三书六礼?"暗巷外灯火如昼,他指尖摩挲着绯衣面人的腰封,正是今晨亲手为苏煦系的那条。

  钱塘镇外的官道上,苏煦第十三次整理礼盒。陈翊看着被反复调整的茶叶与绸缎,忽然按住他发颤的手:"令尊若问起,便说我是你上官。"

  "父亲认得侯爷朝服。"苏煦扯着礼盒红绳,"三年前我中进士时,我娘来信说他对着您的画像拜了三拜。"

  陈翊挑眉:"拜什么?"

  "说承平侯是文曲星下凡,要我跟着您多学……"苏煦突然噤声,耳尖红得要滴血。当年苏父怎会料到,他儿子把文曲星学进了罗帐里。

  马车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惊起犬吠,苏煦猛地抓住陈翊衣袖:"要不先住客栈?我回去同母亲透个风……"

  "煦儿?"颤抖的女声穿透车帘。

  苏煦僵在原地。车帘掀起的剎那,他看见母亲眼角的皱纹,还有她手中那件绣了一半的喜服——金线勾的木棉花,与他官服内衬的纹样如出一辙。

  陈翊的掌心贴在他后腰,温热透过春衫:"伯母,晚辈陈清远,来送令郎归省。"

  苏煦愕然回头,见那人不知何时换的月白常服,俨然温润书生模样。唯有腰间玉佩轻晃,漏出一线蟠龙纹。


第29章

  钱塘苏宅的乌木窗棂外,细雨织成烟青色的帘。陈翊屈指叩了叩酸枝木案几,将茶盏往苏父跟前推了半寸:"伯父尝尝这蒙顶黄芽,是煦儿特意从蜀中捎来的。"月白广袖拂过粗陶茶具,腕骨处那道狰狞箭疤随着动作若隐若现,惊得苏父捧盏的手一颤。

  苏母立在廊下绞帕子,目光掠过花厅里对坐的两人。陈翊背脊挺如青松,斟茶时却刻意矮了半分肩,倒像是当年苏煦开蒙时在私塾执弟子礼的模样。她忽地想起三日前归家那夜,瞥见西厢房漏出的半截烛光——陈翊披着外衫给伏案睡着的儿子添衣,指尖拂去苏煦鬓角碎发的动作,熟稔得仿佛做过千百遍。

  "夫人。"厨娘捧着新蒸的定胜糕过来,"世子带来的金丝血燕要现在炖么?"

  "搁着吧。"苏母望着雨幕中归来的青衫身影,"煦儿最不喜这些贵重物事,倒是前日世子冒雨去采的枇杷叶......"

  话音未落,苏煦已跨进月洞门。他发梢还沾着雨珠,怀中护着的油纸包却半点未湿:"娘,三叔公最爱吃的蟹粉酥......"忽然瞥见花厅里的人影,尾音便咽在喉间。

  陈翊闻声抬眼,正撞上苏煦慌忙错开的视线。青年官员绯色官服下摆溅满泥点,偏那截露在交领外的脖颈白得晃眼,教他想起昨夜这人枕在自己膝上批公文时,后颈那颗朱砂痣如何随着喘息起伏。

  祠堂的柏木门"吱呀"作响,苏煦将漕运司的批文铺在祖宗牌位前。三叔公的烟锅在舆图上敲出火星:"朝廷要动漕帮的根基,我们苏氏商行......" 耽美小说 www[.]fushutxt[.]cc 福书 网

我是黑粉我有话说,去评论一下>>

我期待烟花漫天,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

自愿捐助网站

网站无广告收入,非盈利,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!

怕迷路,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!

点击前往捐助页面>>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