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……学费很贵吧。” “还好,我还有一些积蓄,你的网银里也还剩些。我会去接些设计类兼职,加上纽约租出去的那几套房子,足够我们混吃等死好多年的。” 说完,卢文可得意一笑,“怎么样,我现在算数没那么差吧。” 叶安之知道他在宽慰自己,冲他笑了下。但语气还是很忐忑,“高中的知识,我都忘记了。我……不知道能不能考上。” 卢文可犹豫了一会,憋在心里很久的话,终于问了出来,“你……知道当年的录取结果吗?” 叶安之摇摇头,“我……没再打开过邮箱。” 卢文可的鼻子很酸,“没关系,这次……” 叶安之打断了他的安慰,语气轻松地说,“不过现在可以去看看。” 电脑前,叶安之用微微颤抖的手,输入了久违的邮箱和密码。在他准备点“登录”按钮时,一直欲言又止的卢文可终于开口,“我……” “嗯?”叶安之有点疑惑地看着他。 “我……后来给你发过邮件,在……在你走之后。”卢文可的脸红了,“有……有点羞耻。你能不看吗?” 叶安之微微笑了一下。其实,他没再打开那个邮箱,除了怕看到错过的offer外,他也怕……万一卢文可给他写过信。 “那……你帮我看吧。”叶安之递出鼠标。 “好。” 叶安之转身背对电脑站着。虽然他现在努力把过去四年当成短暂的偏航,但听着卢文可的鼠标声,他还是觉得很紧张。 过了一会,鼠标声停止,他感到卢文可站起身来,走近他,从身后抱住了他。 “怎……么样?” 叶安之心跳得厉害。 然后他听到了卢文可哽咽的声音,“耶鲁,给奖学金。” 叶安之转过身,一脸不可置信。 他慢慢走到电脑前,第一眼,就看到了耶鲁蓝白相间的校徽,和标题中硕大的congratulations(祝贺)。 叶安之有点愣,他盯着这封已过期四年的offer,像不识字一般,大脑一片空白。 看了好久,他才转头看向卢文可。 卢文可早已满眼蓄泪。 叶安之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感受,他呆呆地看了卢文可好久,才扯动嘴角,冲他露出一个微笑。 卢文可走上前,紧紧搂住他,痛哭不已。 自知道那些真相后,卢文可不曾在他面前大哭过。一是不想惹他难过,二是觉得自己不配。但现在,他再也忍不住了,他无法说服自己,只是晚了四年,以后会好的。 叶安之,本该有非常光明顺遂的人生。 但叶安之却只是摸着他的头发,哽咽着说,“四年前能考上,这次,应该也能吧。” 卢文可用力地点点头,沙哑着嗓子说,“一定能。我帮你。” “好。” 第41章 (大结局)下雪了 明尼苏达,是位于美国中北部的一个州,北接加拿大。它的名字来自于当地人对明尼苏达河的称呼,意思是“天色云烟般的水”。 “但你们来晚了,雪已经化了。” 一下飞机,卢文可和叶安之就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——一个老太太得知他们想来看雪时,有点惋惜地表示,你们晚来了一个月。 但她的老伴却乐呵呵地纠正她,“你们是早来了半年。” 卢文可有点不好意思。从初春起他就想带叶安之来明尼苏达——不,是从四年前。但开始太冷,他怕叶安之着凉,后来他又在忙毕业设计,还接了几份兼职。叶安之也一直说,忙正事更重要。 所以一直拖到五月,在最后一次复查一切正常后,他们才终于踏上明尼苏达的土地。 虽然雪都化了,但让卢文可欣慰的一点是, 这次旅行,用的是他自己挣的钱。 收到第一笔薪水的卢文可特别开心,当晚就请叶安之吃了顿法餐。 结果一顿饭吃了近两个小时——半个小时才上一道菜。饥肠辘辘的两个人只好抱着餐厅里免费提供的面包,就着免费提供的有盐黄油,一人吃了一篮子。等主菜端上来时,他们已经吃饱了…… 走出餐厅时,前半段饿死、后半段撑死的两人当即表示,下次还是去吃早茶吧。 虽然没有看到雪,但城市还是很漂亮的。 明尼阿波利斯,是明尼苏达州的最大城市,但相比起人山人海的纽约和耶鲁繁忙的校园,这里的确算得上地广人稀。 城市很现代化,很漂亮,街头整洁、安静。 密西西比河穿城而过,河水丰沛清澈。他们在机场租了辆车,沿河滨大道一路行驶,右边是潺潺水声,左边是河滨公园。路上没有见到其他车,但偶尔遇到跑步健身的人,看到他们,还会主动挥手打招呼。 “这里的人好热情啊。”在回应了第三个陌生人的挥手后,坐在副驾上的叶安之感慨道。 “人口少的城市都这样,好不容易见到个人,一定要打个招呼。”卢文可一边开车,一边笑着说说,“你要在纽约这么干,半个小时手就抽筋了。” “真好。”叶安之看着窗外说。 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树木和平整的草地,一片郁郁葱葱,很幽静,也很生机盎然。 “那是。”卢文可得意地说,“毕竟是我看上的城市。” 叶安之笑了,“嗯,你的审美倒是一直不错。” 卢文可转过头,暧昧地冲他wink了一下,“那当然。” 市政厅大楼建于一百年前,在美国这个历史不久的国家,已经算是古迹了。阳光洒在玫瑰色大理石外墙和浅青色尖角屋顶上,看起来很典雅。 宽敞庄严的大厅对游客开放。墙面是白色大理石,还有各种雕塑装饰,很气派。 卢文可拉着叶安之的手,一面走,一面看。 然后,他们就听到前面房间里传出很有磁性的声音—— “请跟我重复,从今天起,我们愿结为终生伴侣,无论顺境还是逆境,无论富有还是贫穷,无论疾病还是健康,都爱他,珍惜他,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。” 是法官在主持结婚宣誓。 “这不是神父的台词吗?”叶安之好奇地问。他在美剧里看到的结婚宣誓,都是在教堂里。 “神父和法官都可以。就看你信不信教。”卢文可解释道。 两人一边说,一边不约而同地朝声音的方向走去。 房间开着门,笔挺西装的新郎和华丽婚纱的新娘正在法官的见证下宣读誓言。他们身旁围着一群亲朋好友。 看着这一幕,卢文可不禁想起,在很多个与叶安之正装出席的场合——西装店试衣镜前、宣讲会舞台上——他都幻想过这一刻。 “我们……”他有点犹豫地说,“要不要……也……” “好啊。”没等卢文可说完,叶安之便回答了他。 “你们如果要领证结婚,一周后有空位。” 工作人员是位和蔼的女士,她一边查看电脑上的预约安排表,一边说。 “请问还能再早一点吗?”卢文可问。 女士又刷新了一下预约系统,“现在倒是刚好空出了一个位置,如果你们想好了的话。” “现在……”卢文可有点迟疑。 一周后他们就离开了,但现在他们毫无准备,既没有买戒指,也没有穿西装,甚至十分钟前他们都还没开始考虑这个事——虽然早在四年前他们就认定了彼此。 “可以啊。”叶安之轻松地说,“来都来了。” 女士打量了他们一眼——长得很年轻,穿着很休闲。 虽然并不是每对来领证的新人都会盛装出席、亲友环绕,但像这对这么草率的,也不多。 她怕这对小情侣只是头脑一热,所以又问了一遍,“你们想好了吗?过会可是要宣誓的。” 两人相视一笑,“想好了。” ——不仅想好了,而且也做到了。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,无论富有还是贫穷,无论疾病还是健康,都爱他,珍惜他,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。 从市政厅出来时,天突然冷了下来。卢文可赶紧搂着叶安之,和他快步走进车里,打开暖风。 结婚证只是一张硬质A4纸,但两人还是捧着它,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,然后四目相对,傻乐起来。 没有戒指,没有亲友,没有求婚,甚至也没有提前准备,就这么领了证。但他们知道,这些都不重要。 他们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佐证爱情。 端详着这张只写着双方姓名和生日的纸,叶安之问,“美国的结婚证都不贴照片吗?” 卢文可没见过其他国家的结婚证,但他觉得叶安之说得有道理,“那我们改天去拍一张吧。” “好啊。”叶安之想了想说,“我们好像都没有过合照。” “谁说的,有一张的。”卢文可得意地说。 “是吗?” 叶安之一脸好奇地看着卢文可从口袋里拿出钱包,递了过来。 他的口袋里,依旧揣了一堆东西——耳机、口香糖、钥匙,乱七八糟的。 皮夹的最外层放了张照片。画面有点虚,勉强能看出是两只手一上一下握着话筒。 叶安之一下子认了出来,这是他们参加宣讲会时的照片。 “居然还有这张?我都不知道。”叶安之说。 “谁让你那天丢下我自己跑了。”卢文可一扬眉,“机会是留给不早退的人的。” 叶安之被他逗笑了,“那你也不知道给我洗一张。” “我这可是去洗的加急,可贵了。” “你怎么也越来越抠了?” 两人边说边笑,外面的天阴下来了,卢文可打开了车里的灯。 他看了看照片中两人的西装,又看了看他们现在穿的帽衫,有点不好意思地说,“其实我想象的领证仪式,咱们应该是穿成这样的。” “没关系啊,”叶安之把手揣在帽衫前面连通的口袋里,晃着衣服说,“穿成这样多舒服嘛,还能揣兜。” “那我也要揣。”卢文可笑嘻嘻地把手揣进叶安之的口袋,握住了他的手。 叶安之两只手一上一下,覆住卢文可的大手。他的手,温暖,坚定。 像锚,像太阳。 外面完全黑了下了,几粒半透明的白晶落在车窗上,随后,越落越多。 “Wink,你看。”叶安之捏了捏卢文可的手,惊讶地看着车玻璃,一脸不可置信。 卢文可转头看去,玻璃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白。 下雪了。 对于明尼苏达这么北的州,五月下雪,虽不常见,但也并非没有过。 卢文可快速跑去后备箱,车盖上已经积了薄薄的一层雪。他打开行李,拿出两人的外套。
耽美小说 www[.]fushutxt[.]cc 福书 网
我期待烟花漫天,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
自愿捐助网站
网站无广告收入,非盈利,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!
怕迷路,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!
点击前往捐助页面>>
41 首页 上一页 39 下一页 尾页
|